|
潛水電泵的揚程不足時該如何排查故障?时间:2025-08-01 作者:光明泵業【原创】 潛水電泵的揚程是衡量其提水能力的核心指標,一旦出現揚程不足的問題,會直接影響抽水效率,甚至導致無法滿足實際用水需求。引發揚程不足的原因涉及設備本身、安裝調試及運行環境等多個方面,需通過系統排查找到癥結所在。 一、電機性能異常的排查 電機作為潛水電泵的動力源,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揚程表現。首先應檢查電機轉速是否達標,若供電電壓低于額定值 10% 以上,會導致電機轉速下降,進而使揚程降低。可使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,確保其在 380V±5%(三相)或 220V±5%(單相)的正常范圍內。若電壓不穩,需加裝穩壓器或聯系電力部門解決。 其次,電機相位接反也可能導致揚程不足。三相電機若出現缺相或相序錯誤,會造成轉速異常,此時應檢查電纜線接頭是否松動,用相序表檢測相位是否正確,重新連接線路即可恢復正常。此外,電機繞組短路或老化會使輸出功率下降,可通過絕緣電阻表測量繞組絕緣電阻,若數值低于 0.5MΩ,說明存在故障,需拆解電機維修或更換繞組。 二、葉輪與泵體的故障檢測 葉輪是將電機動力轉化為水流能量的關鍵部件,其狀態異常是揚程不足的常見原因。打開泵體后,需檢查葉輪是否存在磨損、變形或葉片斷裂情況。長期在含沙量高的水中運行的潛水電泵,葉輪邊緣易被泥沙沖刷變薄,導致水流做功能力下降。此時需更換同型號葉輪,建議選擇高鉻鑄鐵等耐磨材質的配件。 葉輪與泵軸的連接是否松動同樣重要,若葉輪鍵槽磨損或緊固螺母松動,會造成葉輪打滑,無法達到額定轉速。可嘗試重新緊固螺母,若鍵槽損壞則需更換葉輪或泵軸。另外,泵體內流道若被雜物堵塞,會阻礙水流運動,降低揚程。需清理流道內的泥沙、水草等異物,并檢查泵殼是否因撞擊出現裂紋,必要時進行修補或更換。 三、管路系統的問題排查 管路系統的阻力變化會直接影響潛水電泵的實際揚程。首先檢查揚水管是否存在破損或接口泄漏,漏水會導致沿程損失增大,使出口壓力下降。可關閉電源后觀察管路連接處是否有滲水現象,更換老化的密封墊并重新緊固法蘭盤。若揚水管因長期使用出現變形,會縮小過水斷面,需更換同規格的鋼管或塑料管。 管路中的彎頭、閥門等配件數量過多或選型不當,也會增加局部阻力。例如,90 度彎頭的局部阻力系數是 45 度彎頭的 2 倍以上,過多使用會顯著降低揚程。建議減少不必要的管件,將閥門更換為全開狀態的閘閥,而非截止閥。同時,檢查出水管路的管徑是否過小,若管徑小于泵出口直徑,會形成節流效應,應更換為匹配的管路。 四、安裝深度與水位的影響 潛水電泵的安裝深度不合理會導致揚程異常。當泵體潛入水中過淺時,水面易產生漩渦,吸入空氣形成氣蝕,使葉輪效率下降。應調整安裝深度,確保泵體在動水位以下 3-5 米,且距離井底不少于 1 米。若井內水位下降過快,低于最低淹沒深度,需及時停機,待水位回升后再啟動,必要時更換揚程更高的潛水電泵。 此外,井水的含沙量過高會使水體密度增大,導致電機負載增加,間接影響揚程。可在泵體入口處加裝濾沙器,定期清理濾網以減少泥沙進入。對于水質較差的井,建議選用抗氣蝕性能更強的葉輪,其葉片進口處采用特殊流線型設計,能有效降低氣蝕對揚程的影響。 五、其他潛在故障的排查 若上述檢查均未發現問題,需考慮潛水電泵的型號是否與實際需求匹配。選型時若未充分考慮井深、管路長度等因素,會導致標稱揚程與實際需求不符。例如,用于 100 米深井的潛水電泵,若選用的是揚程 80 米的型號,必然無法滿足使用要求,需更換合適揚程的設備。 長期未進行保養的潛水電泵,軸承磨損會導致機械效率下降,間接影響揚程。可通過聽聲音判斷軸承狀態,若運行時出現異常噪音,需拆解電機更換軸承,并加注專用潤滑脂。同時,檢查機械密封是否失效,若存在漏水情況,會使電機進水受潮,影響性能,需及時更換密封組件。 通過系統排查電機、葉輪、管路、安裝深度等方面的問題,基本能找到潛水電泵揚程不足的原因。在日常使用中,建議建立定期維護制度,每運行 300 小時檢查一次葉輪和密封件,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修,以避免揚程異常影響正常供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