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井中含沙量高時如何選擇井用潛水電泵?时间:2025-07-18 作者:光明泵業【原创】 井中含沙量過高是潛水電泵運行的一大挑戰,泥沙不僅會加劇設備磨損,還可能導致堵塞、效率下降等問題。因此,在含沙量高的井中選擇潛水電泵時,需從材質、結構、性能等多維度綜合考量,確保設備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。 優先選擇耐磨材質的主要部件 高含沙環境中,潛水電泵的葉輪、泵殼等過流部件首當其沖受到磨損,因此材質選擇是選型的關鍵。普通鑄鐵材質硬度較低,在泥沙沖刷下極易磨損,使用壽命通常不超過 3 個月,而高鉻鑄鐵(如 Cr26)葉輪憑借高達 HRC58-62 的硬度,耐磨性是普通鑄鐵的 5-8 倍,能有效抵御泥沙沖擊。此外,雙相不銹鋼(如 2205)兼具高強度和耐磨損特性,適合含沙量 1% 以上的極端環境,但其成本相對較高。對于預算有限的場景,可選擇過流部件表面噴涂碳化鎢涂層的潛水電泵,涂層厚度達到 0.3-0.5mm 時,耐磨性可提升 3 倍以上。 泵軸材質同樣需要重點關注,含沙水流會對軸體產生持續摩擦,45 號鋼軸在高含沙環境中容易出現軸頸磨損,而 40CrNiMoA 合金軸經過調質處理后,表面硬度可達 HRC28-32,配合軸套保護,能明顯延長使用壽命。 優化結構設計減少磨損與堵塞 潛水電泵的結構設計直接影響其抗沙能力。開放式葉輪相比封閉式葉輪更適合高含沙環境,其流道寬度比普通葉輪增加 20%-30%,能減少泥沙滯留,降低堵塞風險。葉輪進口處采用流線型設計,可降低水流阻力,避免泥沙在入口處堆積形成渦流磨損。 泵體流道應采用漸擴式結構,使水流速度從進口到出口平穩過渡,減少局部湍流現象。研究表明,湍流會導致泥沙對泵殼的沖擊力增加 40% 以上,而平滑的流道設計能將磨損率降低至原來的 1/3。此外,泵殼底部應設置可拆卸的排污口,方便定期清理沉積的泥沙,避免長期堆積影響水流效率。 機械密封系統需采用抗沙型設計,動環與靜環應選用氮化硅或碳化硅材質,其硬度高達 HV1000 以上,且摩擦系數低,能在泥沙侵入時減少密封面磨損。同時,密封腔應設置防沙擋圈,阻止大顆粒泥沙進入密封面。 匹配合適的性能參數與功率 在高含沙井中,潛水電泵的揚程和流量參數需留有一定余量。含沙水流的密度比清水大,相同流量下會增加泵的負載,因此應選擇揚程比設計值高 10%-15% 的型號。例如,實際需求揚程為 50 米時,宜選用揚程 55-60 米的潛水電泵,避免因負載過大導致電機過載。 流量選擇需結合含沙量計算,當含沙量超過 5% 時,應適當降低額定流量使用。比如額定流量 100m3/h 的潛水電泵,在高含沙環境下建議控制在 80-90m3/h 運行,以減少泥沙通過量,降低磨損速度。電機功率應比清水工況下提高一個等級,例如清水工況需 7.5kW 電機,高含沙環境則應選用 11kW 電機,確保有足夠的動力克服額外阻力。 轉速選擇也有講究,低速運行(1450r/min)比高速運行(2900r/min)更有利于減少泥沙磨損,雖然效率略低,但能延長設備壽命 30% 以上。對于含沙量超過 10% 的極端情況,可選用專用的低速高揚程潛水電泵。 附加防護功能與后期維護適配性 高含沙環境下的潛水電泵應具備完善的保護功能。過載保護裝置需將動作電流調至額定電流的 1.2 倍,當泥沙堵塞導致負載驟增時,能迅速切斷電源。溫度保護應采用雙金屬片式傳感器,直接嵌入電機繞組,實時監測溫度變化,防止因摩擦生熱導致電機燒毀。 選型時還需考慮后期維護的便利性,優先選擇葉輪、泵殼等易損件可單獨更換的型號,避免因局部磨損而更換整機。同時,電纜線應選用鎧裝耐磨損型號,外層護套采用氯丁橡膠材質,抗沙磨性能比普通電纜高 5 倍以上。 此外,可搭配前置沉沙裝置,如在泵體入口前安裝旋流分離器,利用離心力使泥沙沉降,能使進入泵體的含沙量降低 60%-70%,大幅減輕設備磨損壓力。對于含沙量波動較大的井,還可安裝自動監測裝置,當含沙量超過閾值時自動停機報警。 |